在听完了艾森·豪威尔的描述之后,麦克阿瑟十分郁闷,但权衡再三,还是不得不同意了老部下的建议,辞职避避风头。
麦克阿瑟辞职,也是无奈之举,他可以做一大堆破事,但是前提是这些破事不能被捅出来,现在被捅出来,他如果不识趣,继续被人上纲上线,他的麻烦就大了。
而从公的一面来看,麦克阿瑟是美国统治阶级的一员,在莫名其妙成为拦路虎之后,他只能选择忍辱负重,绝不能阻拦麦卡锡清洗CP分子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白白忍受耻辱,他同样有条件。
他要报复,报复那个小丑般的麦卡锡,艾森·豪威尔答应麦卡锡完事之后,允许麦克阿瑟反击,将麦卡锡拉下马,重新树立麦大帅的威名。
麦卡锡如同小丑般的乱咬,谁都无法忍受,不过此时需要他干活,大家还能忍;等事情忙得差不多了,自然就把他作为替罪羊拿出来,安抚那些倒霉蛋。
麦克阿瑟要利益,他在远东期间的一切都不得被调查,不然麦大帅就鱼死网破,艾森·豪威尔同样答应,他向麦大帅保证,若是有人出尔反尔,他会和自己的老上司共进退。
这也是必然的,麦克阿瑟在远东屁股不干净,艾森·豪威尔情况好一些,但同样屁股很不干净,都经不起查,这事实上是一次交换,最折腾的麦克阿瑟被拿下,总统梦想破灭,交换不再调查战时将军们的所作所为。
麦克阿瑟接着提到第三件事,他认为美国必须加大对中国的打压,一定要想办法将中国从日本赶出去。
麦克阿瑟又不傻,这段时间琢磨来,琢磨去,总觉得被中国人坑了一把,哪有那么多的巧合,他甚至以为在美中国人都是间谍。
麦克阿瑟跟中国打了这么多年交道,又亲眼目睹过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疯狂,他认为中国必然会崛起,他本来以为美国可以轻松扶持日本与中国抗衡,毕竟日本是工业国,有很好的基础,知道怎么发展。
但现在看来,情况并不那么乐观,中国人搬厂倒是其次,苏俄也在德国搬厂,美国也没有慌张过,但中国却搞走了那么多技术人员,给予他们很高的地位和待遇,又不断搞开放,参与国际竞争,这让麦克阿瑟相当吃惊。
麦克阿瑟坚定地认为他在日本的做法才是最适合发展的,结果现在中国走的路线跟他设想的差不多,这就意味着中国这么大一个块头和日本抢道,日本的发展自然会严重受限。
日本是一个五千万人口的国家,不是五百万,美国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对日本输血,就算有天大的家底也玩不起,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日本工业早一点运转起来,自食其力。
但苏俄占据了北海道的煤矿,中国又借口没有和日本签署和平协定,串通苏俄和周边国家,一起禁止对日出口煤炭等基础原料,日本战后复苏的进程一拖再拖。
甚至于连抓鱼,中国人都和日本人竞争,这也让麦克阿瑟相当头疼,早知道如此,三年前就应该压制住部属,不应该贪图那么点黄金,把那么多设备交给中国人了。
艾森·豪威尔摇摇头,“道格拉斯,我们都不能阻拦部下们发财!”
麦克阿瑟微微叹了一口气,然后说道,“艾克,现在看来,你的前途更好,未来如果成为总统,一定要加大对日本的扶持,以牵制中国!”
艾森·豪威尔点了点头,作为取代马歇尔的美国陆军参谋长,他知道很多麦克阿瑟不知道的东西,对中国的发展潜力,艾森·豪威尔当然很清楚。
问题是知道,并不意味着美国就一定可以动手,现在美国政治和军事上的对手是苏俄,经济上的对手是英国,中国虽然蹦跳的厉害,但美国国内对中国的重视程度有限。
这么多人去过中国,都知道中国的极端贫穷;也都知道中国为了搞钱,想法设法仕王介A.2 ,也都知道为了解决粮食和棉花的生产,中国人到处打
那些不毛之地的主意。
美国人虽然反CP,但反的是苏俄,对不断拍美国马屁、不断把高层派到美国访问的中国,美国人有着天然的优越感,就这帮穷鬼,能有什么威胁?政府又想忽悠我们多交税?
而美国要打压,总要有一个突破口吧,中国又滑不留手,中国在爪哇的驻军已经减少了一大半,剩下的人很快就要撤走;中国在印度的军队已经撤走;中国周边的朝鲜、南越、暹罗、缅甸都想法设法和美国交好,但又不敢得罪中国,一个个都是墙头草......
美国现在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口,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赤道非洲东部,美国非常希望中法两国长期相持,不断斗争。
虽然中法已经达成协议,但美国并不认可,准备大做文章,不过舆论还没有造起来,法国社会党就因为法国大罢工被迫总辞职。
新任法国总理根本没有心思和中国斗法,迅速签署中法和约,敲定了相关协议,在国内大肆吹捧法军进军德国,又把法国从中国获得的那些经济利益吹嘘了一番,把法国国民忽悠得团团转。
现在法国政府一门心思镇压法共主导的全国大罢工,美国想挑事,法国人也不配合,等过几年,中国巩固了统治,美国想捣乱,也没有作用。
现在苏俄又在闹腾,要想获得中国的战略配合,美国必须拉拢中国,经过一连串对华谈判,美国政府无可奈何的做出了让步,美国可以接受中法和约,但这是最后一次,中国不得继续在非洲扩张国土。
与此同时,杜鲁门总统已经决定在1948年年度给予中国8亿美元的战后复苏贷款,其中6.74亿美元用于进口美国货物,1.26亿美元用作招收更多的中国留学生,以便潜移默化的改变中国。
作为交换,中国做出了一连串让步,比如中国答应6.74亿美元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和工业原料的生产,比如钢铁、炼油、水利设施、海港、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电信发电厂等;
比如中国答应放宽进出口限制,允许一些条件合适的企业独立对外贸易;
比如中国承诺到1955年前,会增加10-15个沿海、沿边贸易开放城市,对外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大规模增加,并给予了明确的时间节点;
比如在美国同意禁止日本发展核工业,不允许日本研发飞机和火箭后,中国答应出口一定限额的煤炭、铁矿石等原料给日本;
比如在美国同意扩大中国纺织品、服装等进口配额的前提下,中国答应进一步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数量;
又比如中国允许美国每年输入中国15部电影,允许可口可乐与中国合资,同意在通用汽车问题上做出让步,增加与美孚石油的合作,建立若干个中美合资企业等等;
又比如在美国同意大规模增加中国留学生,并提供贷款支持的前提下,中国允许派出美国农业专家、地质专家、教育专家和经济专家考察中国的农村、矿山、企业、港口、教育、科技和企业以及中央经济部门。
应该说美国这8亿美元物超所值,但即便如此,美国上下还有太多太多的不满意,相比于英法等西欧国家,中国拿出来的东西实在太少了。
美国要求中国取消与苏俄的各项合作、美资企业在华独资、中国开放美国银行在华经营、取消外汇管制、修改关税和专利等一系列经济要求都被中国拒绝,只是在个别非关键条款上做了一些让步。
但即便如此,美国人很清楚这一次的战后复苏贷款谈判,美国还是赚的,毕竟他们又一次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,只要继续努力,总有一天中国的大门会完全对美国开放。
既然中国大门已经在一步步敞开,美国不可能如麦克阿瑟所想,完全打压中国,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触加遏制,依托美国庞大的经济实力,不断驯服中国,促使中国向美国靠拢。
今天与麦克阿瑟交流一番之后,艾森·豪威尔又对美国现在的对华政策有些担心,美国接触加遏制的办法真得能够驯服中国吗?他心里也不是很有底,或许麦克阿瑟是对的,应该加大对日本的扶持力度.......
麦克阿瑟走了,但即便是走人,这位天皇还是玩弄了一把百万日本人洒泪自发相送,以证明他对日本改造的成功,这是他唯一拿得出手的政绩,必须鼓吹,再鼓吹。
麦克阿瑟心里很憋屈,这位不死老兵知道这一次吃亏,并不是他犯了什么错误,而是吃亏在不了解国内情况,他决定回国之后,先蛰伏,观察一下形势,然后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走,他才68岁,精力还很充沛,就算做不了美国总统,成为参议员总是可以的。
与前世不同,这一次麦克阿瑟回国,属于灰溜溜的回国,自然也不可能搞起漫天的风浪,国会也不会邀请他讲演,除了一些报纸提到麦克阿瑟辞职回国,大部分报纸几乎如出一辙,不再提及麦克阿瑟,好像突然间得到了禁令一般.......
与前世不同,此时对日和约还没有完成谈判,美国需要任命一位新的驻日盟军司令,艾森·豪威尔本来是不错的人选,不过艾森·豪威尔的根基在欧洲,他瞄准的是欧洲盟军司令的位置,当然不可能跑到日本。
新科美国四星上将,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,性格儒雅,脾气温和的布莱德雷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官,相比于麦克阿瑟,资历相对较为浅薄的布莱德雷的性格比较讨人欢喜。
在欧洲期间,布莱德雷与中国军队的关系也处得不错,让这样一个人前往日本,必然循规蹈矩,老老实实按照华盛顿的指令做事。
同时布莱德雷还有一个任务,那就是整顿混乱不堪的驻日美军,艾森·豪威尔过来,一路上发现美国大兵一边搂着日本女人,一边喝酒,纪律十分糟糕。
而在九州和中国方向,驻扎着中国最精锐的一个集团军,时刻整军备战,军纪森严,美国如此表现,只会让中国人小瞧,必须派人过来整顿一番了.......
麦克阿瑟辞职的消息,在美国或许影响力一般,但在亚洲却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,日本人很清楚他们失去了贴心的爸爸,谁也不知道新任司令官布莱德雷是什么样的性格,心里很是惊慌。
布莱德雷虽然还没有上任,但东京地检署已经开始了行动,一个又一个有可能知道金百合计划的日本人被拘捕,虽然美国要发展日本,但必须把日本手里的黄金掏出来,他们肯定还有私藏。
麦克阿瑟滚蛋了,谷雨相当高兴,麦克阿瑟岁数大了,又狂妄自大,日本人拍拍马屁,他就容易上道,布莱德雷应该会好一些。
虽然美国对日本的支援会越来越多,但布莱德雷的资历稍欠,又有麦克阿瑟的教训在前,他应该不至于再疯狂的支持日本,而能让日本少一分,对中国都是赚的。
权衡了一番,谷雨决定让吴国英中将担任中国驻日部队司令员,吴国英在战时与布莱德雷有不少接触,两人关系还不错,让他去日本,未来的日本局势应该会稳定一些。
中国提出不允许日本发展核工业、飞机和火箭,美国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,谷雨通过这一试探,知道此时的美国人即便确定要扶持日本,但还是有种种限制。
前世的日本是一个核电大国,核能发电超过了30%以上,偏偏日本资源缺乏,未来不管人日本是烧煤,还是烧油,都需要进口,而大量进口就必然要通过台湾附近。
换句话说,日本的命根子被中国握在了手中,相比于这一战略收益,出口一些煤炭铁矿石算不得什么,就算中国不给,美国也会给的.......
想到这里,谷雨又想到了美国给与中国的8亿美元贷款,虽然中国付出了一些代价,但谷雨本来就计划一步步扩大开放和放开出口管制,这些根本就不是事。
至于多搞一些中美合资企业,谷雨也能接受,这是他和美国贴身肉搏必须的一步,若是没有这些美资企业在华,未来美国岂不是想拿捏就拿捏;
至于放开让美国人做一些调查,只要开放,有些事就无法避免,再说了,中国增加对美留学生,招聘美国教授和技术人员,同样也在调查美国,只是不那么明显罢了,开放不是一家开放,而是相互的,所以谷雨同样不惧。
甚至于这对中国同样有好处,现在中国管理经济的种种手段,相当粗浅,美国人做调查,必然会拿出他们的经济管理和分析手段,必须会培训一批中国的管理人员,这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。
想到这里,谷雨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,老美要求中国增加农产品和基础原料的产量,说白了,就是想让中国变成美国的原料供应商。
这一招不仅仅对中国使用,也对英法德使用,可惜呀,美国人忘记了一点,美国企业现在的发展只是建立在战争的特殊红利上,其竞争力并没有美国人想象得那么高,想一直高高在上,那是门都没有,过不了多久,美国人就会知道麻烦有多大。
以美国人在经济上的眼光,他们就算评估不了麻烦程度,但也肯定知道未来有麻烦,但谷雨知道,美国不得不为。
战争期间,美国工业迅猛膨胀,产能严重过剩,到了战后,美国必须对外输出大量的工业制成品,以避免美国工业哀退,就算明知道会让中国高速发展,也不得不贷款给中国。
这一点与后世中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,为什么中国的手机企业明知道印度非常黑,但还是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投资印度,没办法,国内市场已经饱和,出现了严重的存量竞争,企业要想活下去,只能想办法开拓印度这样的市场,就算冒险也得博一把.......
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无奈,但如果走计划经济那一套,没有竞争,工业无法升级,后果只会更加严重,两害相较取其轻,必须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,以扬长避短。
毛泽东同志放下笔,他刚刚写了一篇《别了,麦克阿瑟》,对这位美国的五星上将和美国日益盛行的麦卡锡主义评价了一番。
虽然这篇文章不会对外发表,但毛泽东同志一挥而就,写完之后,觉得相当不错,就让坐在对面的弟弟财政部长毛泽民看一看,毛泽民看完之后,高兴地说道,“大哥,你的文笔越来越老辣了!”
“我也觉得写的不错,要不然也不会让你看!“说完,毛泽东同志开始了正题,“又从美国搞来了八亿美元,你把我们让步的东西说一说!”
毛泽民同志再一次重新阅读那篇文章,听到毛泽东同志询问,他不以为然的说道“大哥,你又不管经济,掺和这些干什么?”
毛泽东同志不高兴了,“我是中央书记,我要是什么都不知道,还怎么参加书记处的工作?”
“大哥,你就放心吧,我们在原则问题上并无让步!”
“你以为我不知道吗?你们为什么允许私营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,这是非常严重的倒退!”
听到这里,毛泽民同志放下了稿子,想了想问道,“大哥,谁又在你耳边吹风,搞挑拨离间那一套?”
“怎么是挑拨离间,这不是事实吗?”
“大哥,经济这一块,你了解不深,您放心吧,我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,也不算是原则问题上的让步! ”
“那你说说看,是什么原因嘛,事无不可对人言嘛!”
毛泽民同志微微叹了一口气,这才说道,“大哥,你经常说,看问题要看本质,经济问题也是如此!
毛泽东同志点点头,毛泽民同志继续说道,“社会主义执行贸易国有制度,是为了什么?就是想管制贸易,保证外贸获得的金银外汇能够被用在国家需要的地方,而不是被资本家们奢侈浪费了。
而我们现在执行的外汇管制制度,不管是国有,还是私营公司,都不得拥有外汇,就算资本家拿到胜利币奢侈浪费,也是肉烂在锅里,外汇没有任何损失,这本质上也是管制贸易。
相比于贸易国有制度,我们的外汇管制制度更有效,过去这些年,我们推行贸易国有制度,进出口贸易虽然有所发展,但缺陷也非常明显。
放开进出口贸易的经营权,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出口贸易,以获得更多的外汇,加快新民主主义建设,是中央财经委计划多时的安排..…”
说完,毛泽民同志把这些年贸易公司的做法说了一通,很多企业想出口,只能委托国有贸易公司代理出口,而国有贸易公司数量有限,管理和服务意识不够,并不能很好地帮助相关企业扩大出口。
随着香港特区的开放,一大堆国有和私营企业直接派人到香港,与那些设在香港的华侨贸易公司合作,让华侨帮忙出口,这两年香港的贸易量直线上升。
长期以往,进出口贸易的大头掌握在海外华侨手中,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?是华侨好控制,还是这些想出口的企业好控制?干嘛要让他们中间赚一道?
毛泽东同志听完,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,“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?“
“我也和谷雨同志聊过这件事,谷雨同志认为,马克思、恩格斯他们没有治过国,对社会主义的很多说法是有问题的,最起码也有弊端!”
说到这里,毛泽民同志扶了扶眼睛,然后缓缓抬起头,看到毛泽东同志书桌上厚厚的资本论,又看到后面厚厚两排书架,有这样那样的著作。
毛泽民同志知道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大量的研究,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没有问题,也要辩证的看待。
“谷雨同志跟我谈过,最新的物理,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、量子力学,还有遗传学说,在哲学基础上,都和马克思主义有些冲突。
而这些物理和生物学说,又有相应的证明,就算不是真理,也是最靠近真理的假说,苏俄钢铁同志搞得那些批判,谷雨同志评价是掩耳盗铃,讳疾忌医,是新时代的宗教审判所。
还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就不是很适用,所以谷雨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毕竟是19世纪的产物,有些地方存在问题一点都不奇怪,我们要做的是辩证的看待,而不能照本宣读,那也是教条主义!”
毛泽东同志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,但听到最后一段,他慢慢严肃起来,他同样很清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和中国历史,确实有一些矛盾,虽然一些知识分子给出了一些解释,但他也觉得有些地方有些牵强。
想了想,毛泽东同志说道,“老二,我不是在辩经,而是真的有些担心,美国人的钱绝不是那么好拿的,你说实话,真得没问题吗?”
“人哥,谷雨同志和您—样,想导都定怎么乒巴家发展的越来越好,他绝不可能在原则问题上让步,
就算他同意,廖德华同志和我也都不会同意!”
说到这里,毛泽民同志诚恳的说道,“大哥,香港现在的发展相当快,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得多,你真得应该去香港看一看,我们现在的道路虽然与苏俄不同,但却是最适合中国的!”